
【川普訪中東】沙烏地、阿聯與卡達 三國外交重點一次看!
美國第二任期總統川普訪中東,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與卡達三國提出軍事合作、核能發展、AI技術出口與解除制裁等外交訴求,全盤布局美國新政府。
三國高規接待川普 中東外交成美國關鍵首站
美國總統川普展開第二任期以來首度重大外交行程,選擇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與卡達作為訪問重點。三國不僅具備龐大能源與財政實力,也正積極推動與美國深化安全與經濟戰略合作。本次行程橫跨至5月16日,三國各自祭出明確「願望清單」,期望以實質投資換取戰略影響力。
沙烏地阿拉伯:國防條約與核能合作是首要目標

沙烏地阿拉伯提出三大訴求:
- 與美國簽署正式安全協定,強化對波斯灣地區的軍事保障。
- 推動民用核能合作,堅持「國內濃縮鈾」條件,引發美以顧慮。
- 擴大對美投資與經濟互惠,2025年初即宣布未來四年擴大6000億美元貿易計畫。
川普曾明言:「若沙國投資美國1兆美元,我就會親自到訪。」此行顯示雙方已有重大經貿框架成形。
阿聯:搶AI主導權、期待鬆綁出口管制

阿聯酋鎖定高科技領域布局,主要外交重點包含:
- 宣布10年1.4兆美元投資計畫,聚焦人工智慧、半導體與製造業。
- 爭取解除美國AI與晶片出口管制,希望川普扭轉拜登政府頒布的技術限制。
- 目標2031年前成為全球AI中心國家,與美國的技術合作被視為達標關鍵。
川普已承諾解除部分拜登時期AI出口禁令,阿聯此行預計將推動雙邊技術協議正式化。
卡達:深化軍事同盟、爭取敘利亞制裁鬆綁

卡達已是美國「非北約主要盟國」,本次外交訴求包括:
- 延長駐卡達美軍基地協議,確保軍事合作持續穩固。
- 爭取美方解除《凱撒法案》對敘利亞的經濟制裁,希望擴大地區外交調停角色。
- 維持「衝突中立者」角色,強化在加薩、阿富汗、敘利亞等議題的政治斡旋優勢。
卡達已表明,在美國未改變政策前,將不主動對敘利亞提供財政援助,展現對華府政策節奏的緊密呼應。
川普外交風格:以交易驅動戰略聯盟
多位國際專家指出,川普外交偏好「投資換特權」、「交易促安全」,本次中東三國之行正符合這一模式。三國以鉅額投資與地緣政治資產換取美國技術、軍事與外交支持,打造「一次機會換一生紅利」的談判策略。
閱讀【更多細節點】點這裡看更多→【讀點】
想了解更多國際和政治系列?點這裡看更多→【讀點國際】【讀點政治】
想了解更多其他系列?點這裡看更多→【讀點社會】【讀點娛樂】【讀點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