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超徵5,283億元創新高,全名普發還稅於民最快今年「這時間」會發

讀點小編蔡桃貴/編輯報導】財政部公布去年稅收超徵5,283億元創新高,國民黨力推「全名普發還稅於民」,主張普發現金1萬元,引發各界熱議。學者贊成及反對意見分歧,贊成者認為直接還稅於民可讓經濟成長果實全民共享,反對者則認為稅收超徵不等於財政餘裕,超徵應優先用於還債。若要普發現金,依現在情況仍要「過三關」,包含立法或修法賦予法源、編列特別預算、部會執行發放作業。

稅收超徵5283億元創新高,全名普發還稅於民最快今年「這時間」會發
稅收超徵5283億元創新高,全名普發還稅於民最快今年「這時間」會發

稅收超徵5283億元創新高

由於去年2024稅收超徵5,283億元創新高,屬中央部分為3,757億元,普發現金聲浪再起。政院表示,還債優先,但視財政與國家需求可以討論。財經官員表示,假設要普發現金,至少還有三關卡。

首先,一定要有法源基礎。回顧當年普發6,000元,就是透過疫後特別條例,送到立法院審議並通過三讀,才有辦法走下去。當時特別條例不僅賦予發放現金法源,也明訂可用於撥補台電、勞健保等。

其次,立法通過之後,政府還要依據特別條例編列特別預算,同樣也須經過立法院審議。當年疫後特別預算審議過程中,朝野立委對於普發現金額度、經費挹注補貼台電等提出不少意見,經過協商後才順利過關。

最後是進入到部會執行程序,不過這個關卡阻力相對小,因為過去已有普發現金6,000元經驗,系統早已建置完成,當年也曾設計多元管道發放,以達便民,因此只要法規、預算皆到位,發放實務不成問題。

稅收超徵拿來還債還是普發現金?

面對去年稅收超徵5283億元,創歷史新高,國民黨主張普發現金1萬元,並提出《稅收超徵全民共享發放現金特別條例》草案,已通過院會一讀付委。對此,有位黃教授指出,過去中央超徵稅收,政府並未積極還債,甚至浮編特別預算,導致國債不減反增,還不如還稅於民。他也痛批,上次普發6000元還夾帶一些莫名奇妙的支出,「為何國營事業虧損由納稅人承擔?」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日前召開「稅收超徵還稅於民」公聽會。針對政府是否善用稅收超徵還債,黃教授首先表示,政府總是說會用於算債,但近幾年超徵稅收是否帶動歲計賸餘,並轉化爲財政賸餘,答案是「沒有」。

黃教授指出,根據公共債務法第12條規定,中央政府應以當年度稅收至少5%至6%用於還債,但106年、107年稅收還債佔比分別為4.88%與4.83%,都不到5%,只有111年度有超還6.5%,過去7年還債總數為7230億元,只占稅收132497億的5.4%,仍屬於低標,看不出政府有積極還債,也造成政府以為我們錢很多,所以超編特別預算。

黃教授說明,蔡政府上任後從馬政府接下5.4兆的債務,若有把超徵稅收善用於還債方面,現在債務應減少至4兆多,或降至3.8兆左右,但根據2025年2月28日的國債鐘,中央債務仍高達6兆多元,就是因為過去蔡政府8年編了2.55兆特別預算,造成中央債務不減反增。

此外,黃教授提到,上次政府普發現金6000元,也夾帶一批莫名其妙的支出,像是用2400億撥補台電、勞保等虧損,「但這些公營事業預算、社會保險預算無關總預算的事,為何要用納稅錢撥補這些漏洞?何況有很多的問題是你政府不改革啊!」

教授說,勞保即將在2031年破產,不改革導致潛藏債務高達13.23兆,即使每年撥補1000億元,也需要132年;台電問題同樣是政府造成的,不使用成本的核電,偏偏要使用一些最貴的,導致台電連年虧損,像離岸風電就多花了9108億元,但如果核二、核三繼續延役可增加台電642億元收入,「這些政策錯誤,為何要由納稅人來買單?」

黃教授認為,根據政府過去表現,不會把歲計賸餘好好積極還債,使用上還不合理,為了給納稅人一個交代,乾脆就用來還稅於民,但他對還稅於民常態化仍持保留態度。

全名普發還稅於民最快今年可領現金1萬元

2024年國庫稅收超徵金額創新高,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主張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並計畫推動修法,讓「還稅於民」成為法制化機制,繼行政院長卓榮泰4日允諾政府將「朝這個方向走」,國民黨團7日再出招,端出《稅收超徵全民共享發放現金特別條例草案》,並於院會一讀付委,外界以6月決算的時程推估,最快可能要第3季之後,才有可能發放。

國民黨團主張普發現金1萬元,並推動修訂《預算法》,確保超徵稅收能夠「還稅於民」,藍委林德福4日質詢時強調,去年超徵5283億元,若政府無法有效將這筆資金運用於償還國債、健保、勞保及公務員退撫基金,就應該回饋全民,而行政院若有不同方案,可提交立法院討論。

稅收超徵5,283億元創新高,全名普發還稅於民最快今年「這時間」會發
全名普發還稅於民

卓榮泰則回應表示,政府會審慎評估,將「朝這個方向走」,但強調雖然普發現金在民間擁有高支持度,但財政運用須考量長期發展,應從照顧弱勢族群、強化台灣經濟發展實力,以及回應當前社會需求等多方面考量。

他並提醒,若超徵稅收發放現金成為固定模式,恐影響財政穩定,政府在決策上必須審慎拿捏。

民眾黨立委林國成則認為,在物價上漲、民眾經濟壓力加重的背景下,政府應堅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原則,優先以超徵稅收發放現金,剩餘資金再用於償還國債,支持將超徵稅收的用途與分配比例法制化,以避免每年因發放與否而引發爭議。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則說,行政院不會支持將普發現金常態化,與其立法,不如持續透過行政部門與立法院對話,共同研擬更合適的財政運用模式,並稱6月過後,才會敲定決算時程,目前仍有足夠時間討論此議題,呼籲朝野政黨理性協商,避免倉促決策影響財政穩健發展。

延伸閱讀:

快了解就業計畫!找工作竟然還能領4萬5?年輕人賺爛了!

被職場遺忘?政府挺妳!婦女再就業計畫最高補助3萬!

最快今年8月全民可領到普發現金1萬元

2024年政府稅收「超徵」5283億元創新高,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主張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並計畫推動修法,讓「還稅於民」法制化。而民眾是否同意全民普發現金一萬元。

普發什麼時候能領到

今年8月全民可領到普發現金1萬元

普發最快什麼時候能領到

最快今年8月全民可領取普發現金1萬元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10日召開「稅收超徵還稅於民」公聽會,財委會召委、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也追問主計長陳淑姿,若立院通過特別條例普發現金,政府作業需要多久時間?陳淑姿回覆「至少要3個月」。賴士葆隨後推估,如果5月通過,民眾可能最快8月可拿到錢。行政院副秘書長李國興也在公聽會也說明政院立場,強調現行的預算制度與法律規定已足以應對稅收超過預期的情況,因此,不宜將普發現金常態化或法制化,並且應依現行規定優先減少國債或積累財政餘裕。

公聽會主席、立委賴世葆表示,行政院反對並排斥還稅於民法制化,但對於今年一次性發放現金則有討論空間,由於民進黨現在不是立法院多數,普發現金還是很有機會,他預估最晚今年8月全民可拿到普發現金1萬元,力拼發放時程可再提前。

最快今年8月全民可拿到普發現金1萬元
最快今年8月全民可拿到普發現金1萬元

延伸閱讀:

川普200%關稅回敬歐盟酒類課50%關稅,美歐貿易戰又升級!

台積電對美投資千億美元!是否影響新台幣匯率穩定?

川普關稅政策懶人包!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影響?一次看懂

台積電下跌失守千元大關至970!該進場嗎?,聽聽專業分析師怎麼說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