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政策懶人包!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影響?一次看懂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多個國家實施「對等關稅」政策,以確保美國在貿易關係中獲得公平待遇。到底「對等關稅」是什麼?哪些國家是川普的首要目標?對台灣影響?跟著讀點懶人包一次看懂

什麼是「對等關稅」?

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指的是美國將對進口商品課徵與該出口國對美國商品相同稅率的關稅,簡單說:「你對我多少稅,我就對你多少稅!」
目的是為了讓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獲得「公平待遇」。

對等關稅政策 4 大重點

圖片來源:一元富始instagram
圖片來源:一元富始instagram

1. 適用範圍

  • 對象涵蓋所有與美國有貿易往來的國家
  • 不分盟友或競爭對手,一視同仁

2. 稅率決定方式

  • 採「對等」原則,不設定統一稅率
  • 各國對美商品課多少稅,美國就對該國商品課同樣比例的關稅
    例子:若某國對美國商品課徵100%關稅,美國也會對該國商品課100%

3. 政策目標

  • 確保美國在國際貿易中得到公平待遇
  • 重建美國工業與製造業基礎
  • 減少美國對外國進口商品的依賴
  • 促進長期經濟成長

4. 納入「2025計畫」

  • 「對等關稅」是川普競選連任的主軸政策之一
  • 已列入由川普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撰寫的《美國傳統基金會Project 2025》計畫
  • 強調貿易談判需以美國利益為優先,推動互惠貿易(Reciprocal Trade)

川普關稅哪些國家被鎖定?

川普關稅名單內的國家可能分為三個層級:

紅區 (最高優先目標):中國、印度

黃區 (高貿易順差國):歐盟、泰國、台灣、越南

第三層目標:日本、馬來西亞

川普擬祭對等關稅美媒:中國印度台灣恐淪目標
川普擬祭對等關稅美媒:中國印度台灣恐淪目標

主要目標國家

既然川普強調「以牙還牙」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政策,美國很可能會針對關稅差距大、貿易逆差高的國家優先採取報復性措施。以下是幾個明確的貿易差異案例:

1. 歐盟(EU)與美國的汽車關稅差異

  • 美國對從歐盟進口的乘用車關稅為 2.5%
  • 歐盟對從美國進口的乘用車關稅為 10%
    🔺 川普關稅政策影響
    若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將可能把進口自歐盟的汽車關稅提高至 10%,與歐盟保持對等稅率。

2. 中國對美國農產品(大豆)的關稅

  • 美國對中國進口大豆的關稅原為 3%
  • 中國對美國進口大豆課徵高達 25%(屬於貿易戰後的懲罰性關稅)
    🔺 川普關稅政策影響
    為回應中國高額關稅,美國可能會提高對中國農產品的關稅,對等徵收至 25% 水準。

3. 印度對美國威士忌的關稅

  • 美國對印度進口烈酒(如威士忌)課徵約 4% 關稅
  • 印度對美國威士忌課徵高達 150% 關稅
    🔺 川普關稅政策影響
    採取對等關稅後,美國有可能對印度烈酒課徵 150% 關稅,以達到貿易公平。

延伸閱讀:川普200%關稅回敬歐盟川普200%關稅回敬歐盟酒類課50%關稅,美歐貿易戰又升級!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的兩大施行依據

綜合分析川普對等關稅的施行邏輯,主要聚焦以下兩個指標:

關稅稅率是否對等?

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之間的關稅稅率普遍存在差距。根據 WTO 公布的數據(最惠國加權平均關稅稅率),2022 年情況如下:

國家關稅加權平均稅率
印度12%
南韓8.4%
巴西6.7%
越南5.1%
墨西哥4.3%
加拿大3.8%
英國3.5%
中國3.4%
歐盟3.1%
美國2.2%
美國及其主要貿易國的最惠國關稅

進出口逆差是否嚴重?

2024 年,美國貿易逆差總額達 1.2 兆美元,創歷史新高。
其中,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幾個國家和地區包括:

  • 中國
  • 墨西哥
  • 越南
  • 愛爾蘭
  • 德國
  • 台灣

相對逆差分析
越南、中國、台灣等地對美國的出口量是自美進口量的 兩倍以上。這些國家被認為是對美貿易順差規模最大、最需調整關稅的對象。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的重點總結

指標說明
關稅稅率是否存在高於美國的徵稅標準
逆差規模是否長期對美國存在龐大貿易逆差
目標國家中國、印度、歐盟、台灣、越南等
政策邏輯以牙還牙,關稅對等,不讓美國吃虧

川普首任期間白宮貿易顧問 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在川普競選團隊的《美國傳統基金會 Project 2025》報告中指出:

WTO「最惠國原則」的漏洞

  • WTO 成員需對所有國家商品適用相同最低關稅(最惠國待遇)
  • 若某國違反互惠原則(nonreciprocal tariffs),美國有權徵收更高關稅

數據分析

  • 其他國家對美國徵收較高關稅產品佔比:67%
  • 關稅平均差距:12.3%
  • 美國對其他國家徵收較高關稅產品僅佔 20%
  • 相同關稅僅佔 13%
    結論:川普認為美國在全球貿易中「吃虧」,被其他國家「占便宜」。

美國互惠貿易法(U.S. Reciprocal Trade Act)

若該法於 2019 年實施,納瓦羅提出「優先談判」與「徵收對等關稅」的國家將包括:

  • 對美國有龐大貿易逆差
  • 對美產品徵收高關稅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的影響重點整理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已將台灣列為次級目標國家,顯示美國認為台灣對美國產品的關稅偏高,且台灣對美國存在顯著貿易順差。
根據統計,2024年美國對台灣的貿易逆差高達670億美元,位居美國前六大逆差來源之一。再加上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使得川普政府可能將台灣列為重點徵收對象,甚至考慮對台灣晶片課徵高達100%關稅

1. 台積電首當其衝

  • 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使其成為川普關稅政策的直接目標。
  • 川普預計於近期內公布新的對等關稅措施,市場預期台灣與台積電將受到波及。
  • 尤其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即將量產,未來在美國的投資進展也備受關注。

延伸閱讀:台積電下跌川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台積電下跌失守千元大關

美股慘跌!憂川普關稅大戰 讚台積電投資 川普再出招?

2. 關稅轉嫁效應

  • 在AI浪潮推動下,台積電高階晶片需求持續強勁,產品供不應求且無可替代。
  • 若川普對台積電產品徵收100%關稅,美國進口商將面臨更高成本。
    👉 最終這些成本勢必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與科技企業,進一步推升通膨壓力。
  • 此舉可能影響美國AI產業競爭力,對本土科技業發展帶來挑戰。

3. 台積電的應對策略

  • 市場傳聞台積電考慮調漲晶片代工價格,預估漲幅最高達15%,用以反映新關稅成本。
  • 台積電也可能增加美國當地投資與產能配置,以緩解川普政府壓力,穩固美國市場。
  • 業界普遍認為,台積電會等川普關稅政策細節明朗後,再做出最終決策。

4. 台灣政府的應對措施

  • 經濟部次長江文若、產發署副署長陳佩利預計於2月11日率團赴美,與川普團隊協商。
  • 台灣可能透過擴大採購美國能源(如天然氣),展現經貿合作誠意,以換取緩解關稅壓力。
  • 政府積極爭取避免被列入高關稅名單,維護台美雙邊經貿利益。

川普對等關稅對美國自身的潛在影響

雖然川普希望以「對等關稅」實現貿易平衡,但也有多項負面效應值得關注:

1. 通膨加劇

  • 關稅抬高進口商品價格,導致美國國內物價上漲。
  • 消費者與企業面臨更大成本壓力,恐進一步影響消費與投資。

2. 全球貿易戰風險

  • 對等關稅可能引發各國報復性關稅措施。
  • 全球貿易緊張升級,進一步打擊國際經濟。

3. 科技產業鏈外移

  • 美國科技企業為降低供應鏈風險與成本,可能考慮將生產基地遷出美國。
  • 這將與川普想振興美國製造業的初衷產生矛盾。

川普加關稅1.4兆美元美企CEO心理苦不敢說

自川普二度入主白宮以來,短短八週內已對總值約1.4兆美元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涵蓋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國大陸,遠超他第一任期對中國加徵的3,800億美元關稅,顯示其加速推動「對等關稅」政策的決心。(3/14更新)

加徵關稅時間涉及國家涉及產業/產品加徵稅率影響重點
第二任期前8週中國、加拿大、墨西哥鋼鋁產品提高至50%推升製造業與建築業成本
第二任期前8週台灣、韓國半導體晶片傳聞最高100%台積電等供應鏈企業受影響,美國AI產業成本升高
第二任期前8週加拿大、墨西哥木材、銅、汽車零組件平均提高至25%-50%波音、汽車產業供應鏈成本急升
計劃中(預告)多國(未明列)汽車、農產品、能源等將按「對等關稅」原則全球供應鏈與市場價格將持續動盪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執行情況整理表(3/14更新)

最新關稅清單包括鋼鋁產品(稅率預計提高至50%)、半導體晶片(針對台灣與韓國出口)、以及木材、銅與汽車零組件(主要針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儘管美國與跨國企業私下憂心關稅帶來的衝擊,但多數選擇低調因應,避免公開挑戰川普政策,紛紛成立「關稅特別工作小組」,加緊囤貨、調整供應鏈並提高產品售價以轉嫁成本。(3/14更新)

米其林執行長指出,全球供應鏈錯綜複雜,任何關稅調整都可能引發物流與生產成本的混亂。波音因關稅增加而面臨零組件成本攀升,沃爾瑪與Target等零售業者也因供應中斷與進口成本上升而受影響。根據耶魯大學執行長峰會的調查,44%企業領袖認為股市需下跌20%,才會集體反對川普政策,22%則表示要等跌幅達30%才會公開表態。大多數企業目前寄望川普兌現減稅與放寬監管承諾,選擇在閉門會談中尋求解方,以避免招致政治風險。(3/14更新)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影響深遠,台灣須超前部署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具高度不確定性,對台灣、美國乃至全球經濟都將帶來重大衝擊。

  • 台灣政府與企業應密切掌握政策走向,提前做好風險管理。
  • 台積電作為全球半導體領導者,其應對策略將直接影響供應鏈穩定性與台灣經濟未來走勢。

不論最終川普是否順利推動對等關稅,台灣都需做好「最壞情境」的應對準備!

延伸閱讀:【台積電對美投資】是否影響新台幣匯率穩定?

什麼是「對等關稅」?

「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是指美國對其他國家的進口商品,徵收與該國對美國出口商品相同稅率的關稅。
簡單來說,就是「你對我收多少稅,我就對你收一樣的稅」,以確保貿易上的公平待遇。
川普主張透過對等關稅,來縮小美國的貿易逆差、保護美國製造業,推動「美國優先」政策。

川普關稅哪些國家被鎖定?

川普關稅名單內的國家可能分為三個層級:

紅區 (最高優先目標):中國、印度

黃區 (高貿易順差國):歐盟、泰國、台灣、越南

第三層目標:日本、馬來西亞

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會影響台灣嗎?

會。台灣被列為川普對等關稅的次級目標,主要因美國對台灣有較大貿易逆差,特別是半導體領域(台積電)。

川普對等關稅對美國的影響有哪些?

關稅提高將推升美國進口成本,增加通膨壓力,影響 AI 和科技產業競爭力。

台積電會受到影響嗎?

首當其衝。川普可能對台灣晶片徵收高達 100% 的關稅,台積電因全球供應鏈地位,成為潛在目標。

讀點財經】即時掌握關鍵新聞,不錯過任何一則影響市場的大消息!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