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點體育》中華隊長「陳傑憲魚雷球棒試打」直呼很適合想訂購

中華職棒(CPBL)掀起一場關於球棒的話題旋風。中華隊長、統一獅人氣外野手陳傑憲公開試打一款被稱為「魚雷球棒」的全新設計產品,試打揮棒後他直呼:「這支真的很順手,蠻適合我!」,然而同樣曾效力大聯盟、現役中職資深球星胡金龍卻表示:「我不太習慣這種握把設計,出棒感覺怪怪的。」不同選手不同反饋,加上這支魚雷球棒尚未通過中華職棒聯盟的正式認證,一支球棒的話題,延燒至中職制度層面,甚至牽扯出一筆不小的「認證費」。

中華隊長陳傑憲「試打魚雷球棒」
中華隊長陳傑憲「試打魚雷球棒」

究竟這款引起熱議的「魚雷球棒」是什麼?它為何能讓陳傑憲愛不釋手?而中職球棒認證又怎麼運作?這篇文章一次帶你了解!讀點體育小編蔡桃貴/編輯】

「魚雷球棒」是什麼?設計特色+規格介紹

所謂「魚雷球棒」(英文稱為 Torpedo Bat)是由美國麻省理工物理博士林哈茲(Aaron Leanhardt)研發的創新型棒球用具,最顯眼的特色是握把末端像魚雷尾翼般的外型設計,強調人體工學與「出棒加速」。

魚雷球棒是誰發明的

魚雷球棒是誰發明的是美國48歲的麻省理工物理博士林哈茲(Aaron Leanhardt)意外成為大聯盟今年開季最具話題性的人物,據信他是「魚雷球棒」的發明者,因此獲得個人綽號「El Torpedo」(魚雷)。

魚雷球棒物理原理

魚雷球棒物理原理是將重量從球棒末端移近握把,可以降低『揮棒慣性矩』,也就是所謂的『swing weight』,這讓球棒再揮擊時更輕鬆且更好控制

相關閱讀:物理學家分析「魚雷球棒物理原理」背後數據大公開

特色如下:

  • 尾翼造型握把:增加揮棒穩定度,減少手腕滑動
  • 重心微調向後:提升出棒速度與球棒控制感
  • 木材為日本白樺/楓木:兼顧彈性與耐用度
  • 標榜反應速度更快、減少手震感

該產品目前尚未通過中華職棒聯盟認證,但已獲美國、日本與韓國多位球員自主試打使用,也受到不少業餘好手青睞。

「魚雷球棒」是什麼?設計特色+規格介紹
「魚雷球棒」是什麼?設計特色+規格介紹

陳傑憲魚雷球棒試打直呼很適合想跟廠商訂購

近期美國職棒吹起一股魚雷球棒風潮,這幾天球棒廠商提供中華職棒球員魚雷球棒試打,今日統一7-ELEVEn獅外野手陳傑憲認為,「打起來滿適合。」

今日賽前球棒廠商送來魚雷球棒,讓選手試打,陳傑憲魚雷球棒試打後認為,「球棒甜蜜點在比較下面一點,初步揮起來,感覺會增加揮棒速度,Balance(平衡性)會在下面,揮棒的時候,概念有點像是軸心去帶,會自然去走,帶出去的感覺不錯。」

陳傑憲提到,「擊球的時候,也許我這種打者,會把球看進來的比較適合,球點需要在好的位置擊到,就有不錯的回饋,而且容錯率滿高的,都要打到正常球棒的甜蜜點,這是比較難,用這個球棒,有點像是微折到,效果打起來不錯。」

「我覺得出棒很順,重心不會往前傾,揮完也不會手麻。這種尾翼握把設計真的很特別,跟傳統的比起來更穩,蠻適合我的打法。」
「如果通過中職認證的話,我會想訂一支來正式使用!」

陳傑憲在賽前打擊練習時,也拿起「魚雷球棒」小試身手,他說道,「初步揮棒起來的感覺很不錯,對我這種打者蠻適合的,因為我算是會將球帶進來再做攻擊的打者,這種球棒對擊球者的容錯率蠻高的,我覺得目前看起來蠻適合的,會想請廠商製作。」

身為中華隊隊長的陳傑憲,言談中充滿新鮮感與開放態度,對於新科技、新設備表現出高度接納,也讓這支魚雷球棒人氣瞬間翻漲。

胡金龍則說:「有點不習慣」

雖然「魚雷球棒」近日獲得選手好評,但胡金龍在打完後則有不同看法,並表示,「像我就覺得蠻不習慣的,我比較習慣打平衡型的球棒,但我認為魚雷球棒對於內角球會比較好打,但在打外角球時打起來比較沒有那麼扎實,可能是我不太習慣,還需要時間再嘗試看看。」

「這支球棒尾巴比較重、握感不太一樣,我還是習慣傳統握把,出棒節奏也比較符合我原本的打法。」
「不過這是個人習慣問題,有些選手喜歡新設計也是正常的。」

胡金龍的說法點出一個重點:新型球具對選手的幫助,往往與個人打法、經驗與心理層面深度連結。這也說明,為何一樣的魚雷球棒,有人愛不釋手、有人卻敬而遠之。

胡金龍試打魚雷球棒
胡金龍試打魚雷球棒

陳傑憲表示魚雷棒要認證又是一筆費用

根據中職球棒認證公告,球棒認證有效期及費用,1年5萬元、2年8萬元。陳傑憲表示,物價上漲,他從訂球棒的廠商那兒得知,他們把球棒拿去認證都要一筆費用,這筆費用誰要吸收?當然是消費者吸收,這些錢會轉嫁到他們使用魚雷棒的球員身上,他說:「是不是我為了訂這個棒子,又比正常棒子又多了1千?1千也許不算什麼,但10支就要1萬,數量多,花費就會比較多,對一軍選手也許沒什麼,但對二軍選手是一個負擔,因為棒子越來越貴,有些人想有好成績,勢必要花更多錢,適不適合、是不是有好成績一回事,當然想要先有好的裝備,如果他打一打不適合,再換其他棒子,又要花另一筆錢。」球員私下表示,球棒在合乎規定的狀況之下,不知道為何還要再特別檢測。

目前大聯盟球員使用的魚雷棒幾乎都是客製化了,根據球員的習性、需求去製作,在台灣,只能先做適合比較多球員的球棒,把4個大家常用的握把設計進去,甜蜜點較大的部份是一樣的,握把是不一樣的,至少在初期他們在測試的時候,可以更貼近需求,用一些比較球員喜歡的形狀,讓他們去嚐試,他說,球棒是使用美國木頭, 台灣工廠先幫他們做設計,目前美國每個廠都50、100%的訂單在生產,台灣球員要直接從美國訂到球棒,蠻有難度。 楊文斌表示,其實中職已經有選手有訂了,但還沒有辦法在比賽中使用,聯盟意思是希望他們送檢測認證,但其實他們已經是認證品牌了,所以目前也在問聯盟,不太知道球棒送去,還要再測什麼,他說:「11日日職已經通過,可以使用了,魚雷棒並不是材質上的改變,只是球棒重心跟甜蜜點的改變,這個只要符合棒球規則的規定,基本上就沒有違規的問題,所以希望聯盟去了解這件事情,盡快讓選手去試,大家也一直在討論,到時候經典賽,各國也都會使用,及早讓選手去使用,畢竟是新的東西。」

大聯盟球員使用魚雷球棒
大聯盟球員使用魚雷球棒

中職對球棒的規定在官網的網路版棒球規則可以查詢,主要內容有「球棒須以一塊實木製成,且為平滑圓形棒。最粗厚部分的直徑不得超過2.61吋(6.6 公分),長度不得超過42吋(106.7公分)。【附記】以合成方式製造或試驗中之球棒,不得於職業正式或非正式比賽中使用。除非製造商之設計及製造方式獲得規則委員會之認可。(b)凹頭球棒(Cupped bat)其深度頂端須在 1 ¼吋(3.2 公分)之內,直徑須在 1 吋以上不得超過 2 吋(5.1 公分)。凹狀部分直徑必須為曲線狀,且不得附著其他任何物質。(c)球棒之握把最後位置不得超過自棒端起18 吋(45.7 公分),握把部分得包紮或使用任何材料或物質處理使適合掌握。任何材料或物質延伸超過18吋限制之球棒,應令自比賽中移除。【附記】裁判員在某一時間發現不符合(c)項規。」

先前會長蔡其昌也表示,中職對球棒的規定跟大聯盟是一模一樣。

目前中華職棒(CPBL)對於球棒使用有嚴格的認證制度。所有新款球棒若欲在一軍/二軍正式比賽中使用,必須先由聯盟審核認證通過,並繳交一定額度的產品檢驗與登錄費用

🧾 認證流程簡述:

  1. 球具廠商提出申請
  2. 聯盟安排審查委員進行材質/規格測試
  3. 通過後進入名單,選手才可使用
  4. 每年度需重新登記,或需追加費用

📌 根據非官方消息,目前一支球棒若要獲得完整認證,其費用可能介於新台幣1萬至2萬元之間,對一般廠商或個人開發者來說,成本壓力不小。

球迷怎麼看?網路聲量整理

這波魚雷球棒話題不只在職棒圈內熱燒,也在社群引發廣泛討論。以下是部分網友留言:

  • 「那支尾翼球棒蠻酷的耶,我想試看看業餘版!」
  • 「支持陳傑憲,選手能有更多武器不錯啊!」
  • 「中職那個球棒認證費用是怎樣?是不是太貴了點…」
  • 「不是每個人都有錢買大廠棒,要不要對小廠友善一點?」

不少留言聚焦於「中職球棒規則透明度」、「費用是否合理」、「鼓勵選手個性化用具」等方向,顯示球迷對球員裝備自主權相當支持。

一支球棒的革命,是制度的試煉

魚雷球棒掀起的話題,不只是材料或造型的創新,更是一場「制度與習慣」的衝擊。當陳傑憲願意試打、胡金龍選擇保守,這都代表棒球的多樣性。而更重要的是,中職是否準備好接受新的挑戰與多元選擇。

未來,當選手想要在場上「揮出自己風格的球棒」,不該只有一種選擇。
也許,一場屬於台灣棒球的裝備改革,正悄悄啟動中。

閱讀【更多細節點】點這裡看更多→【讀點

想了解更多中華職棒及MLB主題系列?點這裡看更多→【讀點體育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