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捷優先席爆衝突!婦人揮袋逼讓座遭一腳踹飛:律師點出法律風險
交通部公布「優先席」統一圖示、取代過去「博愛座」才沒多久,台北捷運車廂內又傳激烈衝突,9月29日下午,一名婦人於淡水信義線列車上,因不滿年輕男子坐在北捷優先席,連番要求讓座未果,甚至持提袋敲對方腿部;男子最終起身猛踹,婦人向後跌坐對面座位,影片在網路瘋傳,捷運警察隊已受理「互毆」並調閱監視器、比對進出站紀錄追查身份。
北捷優先席事發經過:互嗆→揮袋→飛踹

綜合現場影片與多方報導,婦人手持多袋物品並撐著直立雨傘,站在優先席前連番言語要求讓座,過程中以提袋敲打男子腿部;男子前段時間嘗試冷處理後並把物品交給同行者,最後情緒爆發一腳將婦人踹向對面座位,車廂乘客驚呼,警方表示,將以雙方互毆方向調查並通知到案說明。
北捷說明:全系統 218 部列車的「博愛座」標示正分批更換為「優先席」,9月底前完成更新。事件發生時,多數列車尚在更換進程中。
「博愛座→優先席」新制到哪了?

立法院 7/15 三讀修正《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未提供對號座的大眾運輸須設「優先席」,對象為身心障礙者或其他有實際需要者,比例不得低於總座位數 15%。交通部已公布統一圖示,北捷 9/18 表示更新進度約 2 成,預計 9 月底前完成。
民眾最想問的3的問題
優先席誰可以坐?
任何有實際需要者(外觀不一定看得出來)。
需不需要讓座?
鼓勵禮讓、並非法律強制,但不得以暴力或騷擾方式逼迫他人。
遇到糾紛怎麼辦?
可按車廂對講機通知行控,或進站尋求站務、警察協助。
法律觀點:兩邊都可能踩線
法界指出,車廂內以提袋敲打他人、或以腳猛踹致人倒地,均可能落入《刑法》傷害或強制等罪名;即便主張防衛,也需符合相當性與必要性,過當恐難被認定為正當防衛,實務上,若對方受傷,仍可能面臨賠償與刑責風險,重點是降溫與求助,而非以暴制暴。以上見解與多起相似爭議的法評相符。

延伸案例回顧(同類事件並非首見)
- 車廂逼讓與肢體衝突:過去亦多次傳出乘客因優先席起口角、推擠乃至受傷案例,社群平台頻現類似影片與爆料。
- 各地零星糾紛:從北捷到其他都會捷運,爭議時有耳聞,反映在地鐵高擁擠度、通勤壓力與價值觀落差。

搭車遇到「優先席爭議」怎麼做?(實用整理)
情境 | 建議做法 | 為何有效 |
---|---|---|
被要求讓座、但你也有需求 | 平和說明身體狀況或暫時不便,不要口出穢言、勿有肢體接觸 | 降低衝突、保留自身正當性 |
遇到言語或物理騷擾 | 適度後退、按車廂對講機或請鄰座協助通報 | 由站務/警察介入最安全 |
旁觀者可否協助 | 口頭勸阻、協助通報即可,避免直接介入扭打 | 保障自身安全、避免擴大事態 |
事後蒐證 | 保留車廂時間、車次資訊;提供警方 | 有助釐清責任 |
這起優先席衝突,凸顯「需求看不見、情緒看得見」的現場難題,制度已將「博愛」改為「優先」,意在尊重真正需要者;但讓與不讓、誰更需要,仍仰賴乘客彼此的理解與克制。遇到爭議,冷靜處理、尋求協助,才是最不會讓自己「吃上官司」的做法。
閱讀【更多細節點】點這裡看更多→【讀點】
想了解更多社會系列?點這裡看更多→【讀點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