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蓮光復災區傳噩耗!救災傷口感染敗血症:挖土機超人中秋節病逝
花蓮光復鄉的堰塞湖潰壩災情,牽動全台民心,自9月底以來,不僅有「鏟子超人」自發清理家園,更有來自各地的專業志工投入花蓮光復災區搶修與清淤,然而,中秋團圓夜卻傳來令人鼻酸的消息,來自桃園的挖土機行老闆林鴻森,在救災過程中因腳部刺傷感染敗血症,經八天搶救仍不治,享年48歲,他的離開,不僅是家屬與災區的遺憾,更是這波救災行動中,首位因感染殉職的志工。
從南崁奔赴花蓮:一場無私的出征
根據禮儀業者林奕華回憶,災情發生隔天,林鴻森毫不猶豫放下工作,親自駕車載運兩台小山貓重機具,與侄子從桃園南崁直奔花蓮光復鄉,八天以來,他與志工們日夜清除泥沙與瓦礫,頂著烈日、踩著泥水,幾乎不眠不休,「他不是名人,卻用行動寫下最無私的勇氣。」林奕華在臉書哽咽寫道,「那份為別人活的心,讓他成為我們心中的英雄。」

腳部刺傷引感染:轉院後不治
據了解,林鴻森在救災第3天時左腳被尖銳物刺傷,但他僅做簡單包紮後繼續作業。直到第8天出現高燒與嚴重腫脹,才被送往花蓮門諾醫院治療,初期病情一度穩定,但感染範圍未能控制,9月4日轉送林口長庚醫院途中仍能言語,抵達後卻突然昏迷。
醫師指出,林男感染後迅速惡化,引發敗血症與多重器官衰竭,最終於9月6日中秋節夜間不幸離世,這起案例也成為花蓮光復首例救災志工因傷口感染而死亡的事件。
家屬悲痛送別:同業「巡場」致敬
林鴻森的遺體於翌日送回桃園,由家屬與同業安排最後一次「巡場」,讓他回到自己一手創辦的挖土機公司,同行好友悲痛表示「他最後那一腳油門,是往花蓮方向開去的。」子女們跪別父親,母親哭喊著兒子的名字,畫面令人鼻酸,林奕華在現場表示,林老闆用生命詮釋「台灣精神」,他沒有頭銜、沒有鎂光燈,卻用行動守護了別人的家。

醫界提醒:救災傷口不可輕忽
針對此事件,醫師提醒,長時間泡水、接觸污泥或鋼筋鏽鐵的環境,極易導致細菌性蜂窩性組織炎與敗血症。若出現發燒、紅腫、疼痛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項目 | 常見風險 | 醫師建議 |
---|---|---|
傷口處理 | 清理現場多泥沙、傷口未徹底消毒,容易滋生細菌。 | 先以生理食鹽水清潔,再用碘酒或酒精消毒;避免自行包紮後繼續作業。 |
長時間作業 | 長時間泡在污水或潮濕環境中,異物侵入傷口。 | 每4小時應清潔、更換繃帶,並盡量保持乾燥休息。 |
感染症狀 | 紅腫、發熱、劇痛、皮膚變色或出現膿液。 | 出現症狀應立即就醫,切勿延誤治療時間。 |
敗血症危險期 | 傷後48小時內感染迅速惡化。 | 醫師可透過抽血及培養檢測確認,嚴重者須住院施打抗生素。 |
災後的反思:英雄不是神也會受傷
「挖土機超人」林鴻森的離去,提醒了社會另一面現實,在災後的感動與掌聲背後,仍有人默默付出代價。
花蓮災後已有上千名志工投入清理作業,但環境中潛藏的感染風險、疲勞過度與心理壓力,都是需要關注的議題,政府除提供物資與補助外,未來也應建立志工醫療支援與健康追蹤制度,讓每一位願意伸出援手的人,都能安全回家。
閱讀【更多細節點】點這裡看更多→【讀點】
想了解更多社會系列?點這裡看更多→【讀點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