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美博物館攜手大英博物館策劃《埃及之王:法老》,2026揭開埃及文明之門
古埃及文明以其獨特的宗教信仰、象形文字、金字塔和陵墓制度聞名於世。從尼羅河沿岸的農業興起,到法老王朝的統治與宗教祭祀,埃及文明跨越千年,留下無數令人驚嘆的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存不僅是古代人的創造,也是現代人解讀過去、理解文明演進的重要視窗。
奇美博物館宣布明年將首次在台展出大英博物館之埃及文物精品。《埃及之王:法老》這場展覽集合約280件珍貴展品,涵蓋石雕、碑文、陪葬器物、象形文字等類型,透過這些不僅具藝術價值也具歷史意義的文物,邀請觀眾走進古埃及的世界。展覽呈現的不只是王權與宗教的象徵,更希望透過日常器物與書寫符號,還原千年前埃及人生活的縱深面貌。
大英博物館埃及典藏概覽
大英博物館與埃及文物藏品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是全球收藏最豐富、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博物館之一,其典藏跨越許多文化與時代。博物館內約有800萬件藏品,來自世界各地,包括埃及、希臘、亞洲、中東等地的文物。
在古埃及文物方面,大英博物館擁有眾多石碑、雕刻、碑文、陪葬器物與木乃伊等。其中最著名之一是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該石碑以三種文字記錄同一事件,是破解埃及象形文字的重要關鍵。
此外博物館也收藏大量的埃及木乃伊與棺槨、陪葬用品、石雕與碑文等。這些典藏不僅具有藝術與歷史價值,也成為學術研究與展覽交流的重要資源。大英博物館過往也有豐富的國際借展經驗,與世界各地博物館合作展示其典藏,提升文化交流的能見度。
借展與文化交流的意義與挑戰
博物館之間的文物借展,不僅是展覽合作,更承載文化交流、信任與風險管理的重任。借展需要克服包括保險、運輸、文物保存環境、展場安全、律法限制、文化主權等多重挑戰。
在現今國際文化環境中,有關「文物歸還」或「文化主權」的議題越來越被重視。展覽主辦方需在合作框架中妥善處理借展協議、文物維護責任以及觀眾與大眾的期待與質疑。
對於台灣而言,引進如此高規格的埃及文物展,亦具有提升國際能見度、深化文化外交與促進公眾對古文明理解的潛力。
展覽基本資訊與展品亮點

展覽概要與參觀資訊
這場埃及文明展為奇美博物館與大英博物館的跨國合作,規模宏大,旨在將大英博物館的埃及典藏帶到台灣展出。
- 展期:2026年1月29日至2027年1月10日
- 展場地點:奇美博物館一樓特展廳
- 展出件數:約280件珍貴文物
- 展品特色:除了各式陪葬器物、金飾、雕刻、碑文,還將引進部分大型石雕,累計重達28噸。
- 參觀方式與票務:
- 開放時間與售票截止時間應遵循奇美博物館既有參觀規範(奇美博物館開館時間為 9:30–17:30,售票截止 16:30、最晚入場 17:00)
- 首波售票於10月20日中午12:00起限量開賣。
- 展覽期間人流管控、入場預約、導覽時段、語音導覽或團體導覽等配套,為提升參觀體驗與文物安全,主辦方可能施行分流與時段限制。
展品類型與主題分類
類別 | 展品範例 | 關注重點與觀眾視角 |
---|---|---|
石雕與浮雕 | 神祇雕像、廟宇浮雕碎片、門楣柱頭等 | 分析雕刻技法、題材與符號意義,探討宗教與政權象徵 |
碑文與碑刻 | 象形文字碑文、紀念碑片段 | 解讀碑文內容、象形文字系統、碑文在政治與宗教上的功能 |
陪葬器物與器皿 | 陶器、石盆、飾物、小件日常器物 | 探討工藝、用途、文化象徵與使用者身份背景 |
建築構件 | 門楣、柱頭、裝飾性石材片段 | 剖析古埃及建築風格、石材選用與雕飾設計 |
象徵符號與護身符 | 小型符號雕刻、護身符飾件 | 解釋符號意義、宗教信仰與個人祈福用途 |
值得關注的展品

在古埃及的墓室建築中,祭堂(chapel)是墓主生前崇拜與後世祭祀的場所。其牆面常繪有精美的浮雕與壁畫,描繪墓主與神祇互動、供品場景、祈禱文字與象形符號。這類牆面不僅具裝飾性,更承載宗教儀式與亡者超度的功能。

古埃及的王權與神祇有時會在宗教慶典或祭祀活動場景中以雕像形式呈現。在這類塑像中,國王與神祇同置,象徵法老作為中介者的角色,既尊奉神祇,也被視為神性之一。這樣的塑像常見於神殿、神廟、陵墓的神聖空間。

埃及的金飾與珠寶在古代即是王室與貴族展示身份、祭祀與裝飾的重器。這些飾物以金、銀、銅為基底,鑲嵌珠寶如拉長石(turquoise)、青金石(lapis lazuli)、瑪瑙、琉璃、紅玉髓等,常見款式包括項鍊、胸飾、耳環、護身符、戒指、手鐲等。

Amenemhat IV儀態端莊地捧著獻祭器皿,正對創造神Atum行禮。雖然尺寸嬌小,這類銘牌常被鑲嵌在木箱或祭祀用具上,但其意象不容小覷:它記錄的是法老在皇家儀式中向神祇奉獻禮物與敬意的場景。這不僅是對神明的恭敬,也是王權與宗教權威的一種視覺宣示。
《埃及之王:法老》展覽Q&A
這次埃及文明展有什麼看點?
此次展覽將展出來自大英博物館的埃及文物精品,觀眾可以從宏觀到微觀、多層次地理解古埃及的信仰、藝術、王權與日常生活。
展覽期間與地點為何?
2026年1月29日到2027年1月10日,地點在奇美博物館特展廳。
展覽中是否可以拍照或錄影?
由於展品為珍貴文物,館方可能限制拍照/錄影,尤其禁止使用閃光燈。某些重點展區可能完全禁止攝影。建議現場遵從展場指示與工作人員指導。
有語音導覽或導覽服務嗎?
會提供語音導覽機 (中/英文版本) 以及定時導覽團或專人講解服務。這些服務可協助觀眾更深入理解文物背後的故事與文化脈絡。
這次展覽裡有法老或其他木乃伊嗎?
這次展出的重點是埃及的文物、雕刻、金飾、碑文與金屬工藝品等,如果有法老相關雕像、石刻或浮雕,也可能是象徵性或代表性的展品。
閱讀【更多細節點】點這裡看更多→【讀點】
想了解更多主題系列?點這裡看更多→【讀點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