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全球已逐步與新冠病毒共存,但變種變異株的持續出現,使疫情反覆升溫。2025年春夏之際,Omicron新亞型如BA.4、BA.5,以及最新強勢變種NB.1.8.1,再度席捲台灣、日本、英國與多國,導致就診人次與重症死亡再攀高峰。本文將全面整理「新冠肺炎變種變異株」的症狀、傳播特性、免疫逃脫機制與疫苗對策,協助你掌握最新防疫關鍵。
Omicron亞型進化:BA.4、BA.5症狀更靠近早期重症病毒株

東京大學與英國研究發現,BA.4、BA.5的肺部感染能力更強,與BA.1、BA.2主要集中於上呼吸道不同,這使得其症狀更接近Alpha與Delta時期的重症型病毒株。
台灣疫情現況:NB.1.8.1來勢洶洶,預估6月中下旬達高峰
疾管署指出,2025年主流病毒株已從XEC轉變為NB.1.8.1,此變異株屬於XDV家族,傳染力強、免疫逃脫能力高,台灣單週就診人次已暴增至1.9萬,重症93例、死亡4例。預估6月中旬將達高峰,單週就診人次可能衝上6.5萬。
NB.1.8.1攜帶Q493E與A435S兩大刺突蛋白變異,有效突破過去Omicron感染與疫苗所產生的抗體保護,甚至讓康復者再次感染。
新變種病毒症狀懶人包:不是普通感冒!
雖然部分人症狀輕微,但新變種仍可能造成中重症,特別是免疫低下、高齡者與未接種疫苗族群。
臨床實例指出:50多歲男性即使接種過疫苗,因未打JN.1補強劑仍出現急性肺炎並插管;10月大嬰兒亦因呼吸衰竭進入ICU。
疫苗對策與防護建議:JN.1疫苗仍具保護力!

雖然變種病毒免疫逃脫能力強,但目前疫苗仍可降低重症與死亡率。
Q&A 快問快答|認識新冠肺炎變異株
NB.1.8.1與過去的Omicron有何不同?
傳染力與免疫逃脫能力更強,症狀更接近早期重症病毒,感染肺部的能力明顯上升。
目前疫苗還有效嗎?
雖無法完全阻擋感染,但可大幅降低重症與死亡機率。特別是JN.1疫苗對NB.1.8.1仍具保護效力。
哪些人風險最高?
65歲以上、免疫力低下、有慢性病史的族群,以及尚未接種加強劑的康復者。
何時就該就醫?
如出現呼吸困難、持續高燒、血氧偏低、咳嗽不止,或嬰幼兒出現喘、不喝奶等狀況,務必立即就醫。
變異株持續進化,防疫態度不能鬆懈
面對Omicron新亞型與NB.1.8.1等新冠肺炎變異株的來襲,防疫政策與個人習慣皆需同步升級。即使已有群體感染史,變異株仍可造成再度感染與重症風險。接種強化疫苗、配戴口罩、勤洗手與注意症狀,仍是守住健康的基本要素。下半年疫情是否會再起?就看我們現在的行動!
閱讀【更多細節點】點這裡看更多→【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