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6全明星賽預計將迎來一波新變革,NBA主席蕭華(Adam Silver)宣布本屆將迎來美國vs世界的嶄新賽制,以此點亮洛城去年所啟用新場館。全球化潮流的影響下,有越來越多國際球員投身最高殿堂,彼此間的對決肯定是話題滿點,但是否能改善既有問題導致收視率下滑,仍有待當時候球員們的表現。
2025-26全明星賽將大改版
2026年的NBA全明星賽,預計將迎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改制」,多年來聯盟為了提升比賽競爭度與收視量,不斷在東西區、隊長制以及迷你賽制之間進行調整調整,而今年終於做出最激進的一步,決定將比賽改制為「美國隊對世界隊」的三隊循環賽模式。
全明星賽將於2月15日在洛杉磯快艇主場直覺巨蛋(Intuit Dome)舉行,總計24名入選球員將不再依照位置分類,而是由球迷、球員與媒體投票直接決定先發,替補則交由各隊教練推薦選出。這也意味著,本屆全明星賽毋須再拘泥於控衛、前鋒或中鋒的象徵性分工,而是讓球員純粹以實力來競爭入選。
美國與世界隊的三強鼎立
本屆全明星最受矚目的地方,肯定是全新的三隊循環對戰要如何進行。美國隊這邊屆時將拆分成,USA A與USA B兩支隊伍,再加上由國際球員組成的世界隊,三隊將在四場比賽內決定最終冠軍是誰。
第一場將由兩支美國隊互相對決,接著獲勝隊伍要來挑戰世界隊,敗者則在第三場與世界隊交手,三場較量結束之後,戰績最佳的兩隊進入最後的冠軍戰,要是3隊最後皆為1勝1敗,則以得失分差最少的兩隊為先。
每場比賽只打1節12分鐘,比賽節奏想必會相當快且緊湊,藉此減少過往明星賽常見的步調慢與強度不足,透過這種縮短時間以企圖提高防守專注度,將讓每回合的攻防重要性更為提升。

全球化推動全明星賽改制
這次重大變革背後有著十分明確的原因,因為過去幾屆全明星賽普遍被批評缺乏競爭性,球員防守強度低、比賽節奏散漫,使得這個年度季中盛事逐漸淪為形式畫,聯盟主席蕭華(Adam Silver)也直接坦承,全明星賽必須重建才行,把「榮譽感與對抗性」再次帶回到場上。
國際球星的加入讓近年 NBA影響力快速攀升,從約基奇(Nikola Jokić)、阿德托昆博(Giannis Antetokounmpo)到唐西奇(Luka Dončić)等,世界隊可謂是人才濟濟,實力真的足以和美國隊抗衡。
因此,也讓Silver決定以國際化為核心視角重新打造賽事,讓美國隊與世界隊的正面交鋒成為明星賽焦點,期望藉此提升這個週末的競技張力與全球關注度,讓球迷能重拾觀看信心。
精采程度取決於球員是否願意
然而如此改制能否成功,仍要看球員是否真心投入比賽,畢竟身懷高薪是不好承受受傷風險。外界普遍認同新制有一定話題性,也有直觀性上的對抗強度,只是依舊無法斷定球員,會願意付出身體對抗並提升觀賽品質。 當然這也是個全球化浪潮底下的設計,雖不知何時有機會看到各大洲球員,量足以組成一支隊伍來競技,但這個再次起頭是讓一切事情都有可能,而不同籃球文化與觀念的衝擊,也有望是未來的看點之一。

閱讀【更多細節點】點這裡看更多→【讀點】
想了解更多NBA相關主題系列?點這裡看更多→【讀點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