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精是一級致癌物! 臉紅恐成癌症高風險警訊
酒精是一級致癌物!47%台灣人因基因缺陷無法代謝酒精,飲酒恐增癌症、心血管病與失智風險。喝酒臉紅其實是身體發出「警告訊號」!響應5月9日台灣無酒日,一起提高警覺。
一喝就臉紅不是酒量差 是基因缺陷造成代謝異常

許多人誤以為「喝酒臉紅」代表酒量不好,其實這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根據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與醫學研究指出,亞洲人普遍缺乏乙醛去氫酶(ALDH2),無法有效分解酒精代謝產生的乙醛。而乙醛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正式列為「一級致癌物」,長期累積恐致口腔癌、食道癌、肝癌等多種癌症。
台灣人ALDH2缺乏比例高達47%至49%,居全球之冠,這代表將近一半的國人一喝酒就暴露在高濃度乙醛危害中,長期下來恐罹患癌症的機率大增。
臉紅、心悸、噁心是高風險族群警訊

如果你有喝酒容易臉紅、心跳加速、甚至嘔吐的狀況,那麼你很可能正是ALDH2缺乏的體質。這類族群因代謝能力較差,乙醛停留時間長,會造成基因受損與DNA突變,引發癌前病變與致癌機制啟動。
敏盛醫院江坤俊醫師表示,飲酒後乙醇在體內被分解為乙醛,若無法再代謝成無毒的乙酸,乙醛將大量累積在口腔與食道等消化道中,特別是唾液中的酒精酵素作用下,更加劇局部乙醛濃度,是導致口腔癌、頭頸癌與食道癌的高危因子。
國人癌症風險更勝歐美 每10位就有1位與飲酒有關

根據統計,歐美國家每25位癌症患者中約有1人與飲酒有關,但在台灣則是每10人就有1人,高出2.5倍。這樣的數據顯示,飲酒對台灣人健康的傷害程度遠超乎想像。
除了癌症,酒精還與心血管疾病、腎臟病、失智症高度相關,長期過量飲酒甚至會對腦神經造成不可逆傷害,影響記憶力與判斷力,成為失智的導火線之一。
酒癮治療可申請補助 及早戒斷降低健康負擔
如果已有飲酒成癮困擾,衛福部提供每人每年最高4萬元的酒癮治療補助,只要主動就醫即可申請。全台有138家指定治療機構,包括馬偕醫院成立的「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都能提供專業協助。
陳恒德理事長指出,這樣的補助機制,是政府在「健康台灣2030」政策中,減少癌症死亡、提升國民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5月9日為台灣無酒日 倡議提升罹癌風險意識
為了喚起社會對酒精風險的重視,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自2019年起倡議5月9日為「台灣無酒日」,強調酒精相關疾病大多是可預防的。專家建議民眾應重新檢視對飲酒的認知,「滴酒不沾」遠比「適量小酌」來得安全。
過去流傳「紅酒護心」的說法,近年已被多項國際研究推翻。英國最新飲酒指南與美國史丹佛研究均指出,適量飲酒無助健康,反而會增加乳癌、大腸癌、食道癌與肝病風險。
閱讀【更多細節點】點這裡看更多→【讀點】